1. 疾病概述(Fact sheet) 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简称钩体病,俗称“打谷黄”“稻瘟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Leptospirainterrogans)引起的一种分布广泛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是《中国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之一。鼠类及猪是主要传染源,呈世界性范围流行。临床以早期钩端螺旋体败血症,中期的各器官损害和功能障碍,以及后期的各种变态反应后发症为特点。重症患者可发生肝肾功能衰竭和肺弥漫性出血,常危及患者生命。钩体病按流行形式一般分为稻田型、洪水型和雨水型,南方以稻田型和雨水型为主,北方以洪水型和雨水型为主。 1.1 病原体 螺旋体是一类菌体细长有弯曲、运动活泼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生物学地位介于细菌和原虫之间。钩端螺旋体属有问号钩端螺旋体和双曲钩端螺旋体两个种,前者是寄生性喝致病性的,能引起人或动物的钩端螺旋体病,后者是腐生性和无致病性的微生物。目前我国问号钩端螺旋体分为18个血清群和76个血清型。我国人群中流行的主要菌群为:黄疸出血热、波摩那群、犬群、秋季群、流感伤害群、澳洲群、七日热群、爪哇群、巴达维亚群、塞罗群等。 钩端螺旋体的菌体呈细长丝状、圆柱形,螺旋盘绕细致、规则而紧密,一端或两端常有弯曲而使菌体呈问号状、C或S型。其长度不等,一般为4~20μm,平均6~10μm,直径平均为0.1~0.2μm。钩端螺旋体革兰染色阴性,但较难着色,吉姆萨染色呈淡红色。为了获得较好的染色效果,常用镀银染色法。由于钩端螺旋体折光性较强,可用暗视野显微镜直接观察,镜下可见钩端螺旋体菌体细长、一端或两端有弯曲、沿长轴旋转、运动活泼。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基本结构由柱形原生质体、鞭毛(或称轴丝)及外膜组成。 1.2 症状和体征 钩端螺旋体病的潜伏期一般7~15日,该病往往呈现三症状(即寒热、酸痛、全身乏力)和三体征(即眼红、腿痛、淋巴结肿大)。 早期(起病后1~3日)通常表现为“感冒样”症状,主要由于钩端螺旋体通过皮肤黏膜进入血循环,引起菌血症和中毒血症所致。继而病人出现畏寒、发热、头痛、乏力、眼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全身肌肉疼痛,特别是腓肠肌疼痛和触痛,有的病例尚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病人早期的症状与感染的菌株及其毒力、个体免疫力水平等因素相关,临床上很多患者症状不典型或仅有轻微症状,极易误诊为流行性感冒。部分患者早期得到有效抗生素治疗后即可痊愈。部分病例发展到中期(起病后3~14日),出现不同程度的器官损害。大部分病例经过两周后进入恢复期并很快恢复健康,黄疸出血型患者恢复期较长,可达3个月或更久。另有少数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后发症,在急性期退热后6个月内(个别可长达9个月)再次出现一些症状或器官损害表现。常见的后发症有后发热、眼后发症、变态反应脑膜炎等。 临床上一般将钩端螺旋体病分为流感伤害型、肺出血及肺弥漫性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肾型及脑膜脑炎型。 1.3 传播途径 钩端螺旋体通过健康或破损皮肤和黏膜侵入体内,使人受感染,特别是破损皮肤,钩端螺旋体病只需数秒即可进入血液,比正常皮肤感染率高10倍。人类感染钩端螺旋体病的方式可分为间接接触感染和直接接触感染两种,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钩端螺旋体病患者都是通过间接接触感染的。 (一)间接接触。间接接触指人在生产劳动和生产活动中,接触被各种带菌动物尿液污染的水体、土壤、植被等环境而感染钩端螺旋体病的传播方式。常见的间接接触方式包括:参加水田劳动、开垦荒塘荒地、积肥、收集猪饲料(水浮莲等)时接触被鼠类和家畜尿所污染的水体和潮湿的泥土;参加农副业生产和家庭劳动,如洗衣、洗菜、放牧、捕鱼、摸虾等接触疫水;洪水泛滥时,家畜排泄物、家畜饲养场污物、鼠类栖息地及其排泄物被洪水淹没和冲刷,造成大面积污染,广大群众和救灾人员接触疫水感染;在江河、池塘河水库中游泳,或者从事各种水上运动时,接触疫水感染。 (二)直接接触。直接接触是指接触带菌动物及其体液,病原体直接感染人体。常见的直接接触方式包括在饲养家畜过程中打扫和清洗饲养场所接触畜尿;在屠宰、加工、运送家畜及其肉类过程中接触病原体;被鼠或狗咬伤感染;经牛奶传播或通过哺乳传播;性交感染;实验室接触感染等。 1.4 暴露风险 近年来我国钩端螺旋体病逐年下降,报告病例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以南的广大区域。但是我国大部分省区的气候条件适合钩体生长、繁殖,动物宿主的种类繁多,加之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存在着钩端螺旋体病暴发或大流行的潜在危险。从1958 年以来,全国已经累计报告钩体病人250 多万人,病死率较高。全国发病率高达10/10 万以上的特大流行有10 次,其中9 次发生在洪涝灾害之年。钩体病按流行形式一般分为稻田型、洪水型和雨水型,南方以稻田型和雨水型为主,北方以洪水型和雨水型为主。钩体病主要以农村青壮年发病为主,集中在农忙季节。人群对钩端螺旋体缺乏先天免疫力,普遍易感。从事水田劳动,农副业生产和家庭劳动,发生洪涝灾害时,在江河池塘游泳,从事水上运动项目时,如果接触经鼠类和家畜污染的水均可能感染。 1.5 暴发处置 (1)首先要核实疫情,根据情况确定是否属于暴发,并进行暴发疫情三间分布的调查分析。 (2)开展基本情况调查,详细调查暴发点的人口资料、居民生活环境、自然地理景观、气象资料、生产方式等流行因素,了解暴发点所在地的既往疫情和流行强度,了解暴发点所在地钩体病主要宿主动物的种类、分布、密度等情况。 (3)开展宿主动物调查,在暴发点和周围进行可疑宿主动物种类、密度调查,并进行病原学分离或血清学检测。 (4)开展人群血清学调查,根据具体情况,采集暴发点和周围部分人群血清标本,进行抗体水平的检测。 (5)参照《钩端螺旋体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在疫情调查的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可采取预防服药、野外灭鼠、管理传染源、健康教育等综合性防制措施。 1.6 卫生工作者提示 (一)预防措施:由于全国疫情分布广泛,钩体病的防治工作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才能控制本病的流行。对流行严重的省区进行流行病学监测,降低发病率,同时贯彻“三早一就”的原则降低病死率,保护劳动力,保证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的健康。 1.结合农田基本建设改造各种类型的疫源地,如山垄田、烂泥田、冷水田、潮田、荒唐。主要通过开沟排水,减少积水,建立合理排灌系统,沼泽地填平成为旱田。减少鼠类栖息场所,结合农耕每年定期和突击性灭鼠保粮和灭鼠防病等措施,降低鼠密度,有效地控制本病的流行。 2.兴修水利防治洪涝灾害:在经常发生洪涝灾害的流行区,加固防洪堤防止洪水泛滥,在水患严重的地区实施退田还湖、移民建镇是控制洪水型钩体病流行的一项重要措施。 3.健康教育:在钩体病流行的疫区大力开展钩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提倡圈养猪、开展灭鼠等爱国卫生运动。对基层医疗单位和卫生防疫部门加强业务培训,并配备一定的实验室诊断设备和相关试剂。在流行季节前进行钩体病监测工作,对参加水稻收割的农民、抗洪抢险的人员以及危险职业的人员中普及钩体病有关常识,提高自我防病意识。 4.免疫接种:菌苗接种后大约需经1个月左右,体内才能产生有效的保护性抗体,所以菌苗接种应在钩体病流行期之前进行,通常在每年4~5月份进行。对于支农人员或参加抗洪抢险的人员,应在接种疫苗后15天才能进入疫区工作。 5.预防服药:在已经发生钩体病流行的人群中接种菌苗,来不及产生保护性抗体,预防接种效果较差,这时可采取预防服药的方法控制钩体病的流行。口服强力霉素200mg,1周内分2次服用,或1次服用。 (二)病人、接触者及环境的管理:一旦发现疫情立即报告防疫部门,以便采取防制措施。如避免接触钩体疫水、预防服药、灭鼠、圈猪、水源消毒和对疫水设置警示牌。 (三)流行期措施:在钩体病发生流行的疫点,要对病人和受钩体污染的环境进行管理。对病人及时治疗,在疫点对传染源进行带菌率调查,如猪带菌率、鼠密度和鼠带菌率调查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或消灭传染源的措施。对流行的菌型进行鉴定,以便于采取针对性预防和治疗措施。 1.7 预防 个体预防钩端螺旋体病要点如下: (一)对于农民、屠宰人员、养殖人员、下水道工作人员等钩体病发病率较高的职业人群:从事职业活动时要采取防护措施。下水作业应采取穿胶鞋、预防服药等个人防护措施。在钩端螺旋体病流行季节,对于必须接触水体的人员,要采取提前15日接种钩端螺旋体疫苗、预防服药等个人防护措施。 (二)对于普通人群:注意个人防护,包括尽量避免接触疫水,不去可疑的疫水中游泳,不让小孩到稻田中玩耍,避免赤脚进入猪圈内等。 (三)发生洪涝灾害时,群众要积极接受健康教育,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协助政府在野外和室内开展灭鼠工作,对于新鲜的猪、牛粪尿要用集中堆肥法处理,与疫水直接接触的人员,要进行预防服药。 1.8 诊断 (一)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二)诊断标准 1.流行病学史 在钩体病流行季节,发病前一个月内有疫区旅居史,并接触过可疑疫水或动 物及其排泄物。 2.早期主要症状和体征 2.1 发热:起病急,短期内体温可达39℃左右,常为弛张热,可伴有畏寒等 症状。 2.2 肌痛:全身肌痛,特别是腓肠肌痛。 2.3 乏力:全身乏力,特别是腿软明显。 2.4 眼结膜充血:轻者主要在眼球结膜、外眦及上下穹窿部,重者除角膜周 围外的全球结膜血管扩张呈网状,无分泌物,不痛,不畏光。 2.5 腓肠肌压痛:双侧腓肠肌压痛,重者拒按。 2.6 淋巴结肿大:主要为表浅淋巴结及股淋巴结,一般为1~2cm,质偏软,有压痛,无化脓。 3.实验室诊断 3.1 从血液或脑脊液或尿液分离到钩端螺旋体。 3.2 从血液或尿液或脑脊液检测到钩端螺旋体核酸。 3.3 病人恢复期血清比早期血清抗钩端螺旋体抗体效价4 倍或4 倍以上升高。 4.病例分类 4.1 疑似病例 具备1 加2.1 和2.2、2.3 中任何一条。 4.2 临床诊断病例 疑似病例加2.4 或2.5 或2.6 中任何一条。 4.3 实验室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加3.1 或3.2 或3.3 中的任何一条。 1.9 治疗 钩体病的治疗原则是“三早一就”,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和就地治疗。本病治疗应重视以有效抗生素及时消灭机体内病原体,对控制病情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应强调休息,细心护理,注意营养,酌情补充热能及维生素B族和C。 钩体病的治疗须根据不同的临床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抗菌疗法是钩端螺旋体病是基本的治疗措施,是早期治疗的核心。青霉素G为首选药物,庆大霉素次选,强力霉素、四环素等亦可酌情选用。 1.10 疫苗 钩端螺旋体疫苗的接种对象应为流行区内有可能接触疫水的或饲养动物的7~60岁的易感人群。钩端螺旋体疫苗全程需接种两次,两针间隔7~10日。疫苗预防接种10-14天后,体内才能产生有效的保护性抗体,接种一个月抗体上升达高峰。所以钩端螺旋体疫苗接种时间为流行季节到来之前,通常在每年4-5月接种,接种要坚持全程接种,才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
1、请不要肆意发布垃圾信息、虚假信息、重复信息;
2、所有信息发布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网站之规定;
相关阅读